2020年6月30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學“金屬礦山高效開采與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9年度學術委員會會議,以網絡視頻會議的方式順利召開。會議介紹了近五年來實驗室建設情況,討論了實驗室建設、管理制度改革、人才培養及引進措施,并進行了2019年度實驗室開放基金評審工作。出席會議人員有: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蔡美峰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教授;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副校長,王家臣教授;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張興凱教授;
長沙礦山研究院副院長,周愛民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土資學院院長,金龍哲教授;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礦山所書記,余斌教授;
中南大學,王李管教授;
東北大學,朱萬成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程五一教授;
實驗室副主任,吳順川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土資學院副院長,宋衛東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土資學院實驗中心主任,張磊高級工程師;
實驗室秘書,周喻副教授。
會議由吳愛祥教授主持。吳愛祥教授首先介紹了與會專家,并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歡迎致辭;同時,蔡美峰院士致辭表示感謝學術委員會成員近年來對實驗室工作的支持與幫助。隨后,吳順川教授匯報了近五年來實驗室建設情況和今后的建設規劃;張磊高級工程師介紹了實驗室科研教學裝備及儀器建設情況;宋衛東教授匯報了2019年度實驗室開放基金申報情況。在討論環節,各位專家針對實驗室發展、人才培養、一流學科建設、資源共享等議題各抒己見,建言獻策。
最后,針對2019年度實驗室開放基金申報材料,各位專家進行了會議評審。2019年實驗室共收到開放基金申報書10份,其中校外申請7份、本校申請3份。經過學術委員會認真討論研究,投票評選出以下6項資助項目,其中一等項目2項、每項資助5萬元,二等項目4項、每項資助3萬元。具體評審結果如下:
1. 李楊,北京科技大學,基于微震反演的動態巖體力學參數塊體模型研究,一等;
2. 孫浩,北京科技大學,崩落礦巖二次破裂與運移演化機理研究,一等;
3. 龔囪,江西理工大學,不同加載應力條件下巖石蠕變聲發射震源主頻特征與能量機制,二等;
4. 焦華喆,河南理工大學,剪切條件下尾礦濃密絮團群結構特征與自密實機理,二等;
5. 吳姍,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應力環境下深部金屬礦整體規劃理論與方法,二等;
6. 張小強,昆明理工大學,露天礦軟弱破碎巖體邊坡失穩機理及災害影響范圍研究,二等。